节俭令颁布三年 演出市场怎么了?
2013年8月12日,中宣部、财政部、文化部、审计署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出《关于制止豪华铺张、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》,之后三年里各地都响应节俭号召,即便办晚会也十分讲究性价比。
而曾几何时,我国文艺晚会包括节庆演出过多过滥,存在一味追求大明星、大场面、大舞美、大制作,奢华浪费、竞相攀比等不良现象,特别是财政出资或摊派资金举办的晚会,更容易助长不正之风。
政府办一场晚会要花多少钱?
地方政府办晚会的费用,一般是来自于地方财政当中宣传教育、工会、妇联等部门的工作经费,过去认为这部分支出是理所当然的,并没有把它当成一个问题。
在这方面,业内人士频频提及的“典型”晚会,是央视现已停办的“同一首歌”和自2005年兴起的数家地方电视台“跨年晚会”。“这些晚会花销一上去,灯光舞美效果奢华,演员阵容强大,各个地方都纷纷效仿,整个演出市场就形成了这样的风气。”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说,“但很多时候并不是演出豪华了,内容就上去了。像早年的央视春晚,其实舞台灯光什么的都很简单,但是出了很多经典的节目。而现在,晚会开销太大,其中就有很多其实是并不必要的支出。”
参与过晚会策划的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教授周文介绍,办一台晚会,规模小点的也得花几十万元,稍微大一点就得花几百万元、上千万元,特别大型的花几个亿的也有。明星、舞台背景、灯光是晚会耗钱的部分;有政府背景的晚会占相当比例。他说:“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、扩大影响而办的晚会近几年比较多。”
另据业内人士透露:“这里边的钱,有些是不清楚的。比如,明星的要价,还有支付,许多是直接要现金,有时连个凭据都没有。一些地方政府很‘大方’,要多少给多少。近年来在影视行业中就有利用拍电影电视洗钱的现象,这样的现象在举办晚会中是否也存在呢?”
一般的商演都很少赚钱,更别提这种有政府背景的晚会了。这些晚会的主要功能是扩大影响力。有政府背景的晚会,政府会出一部分钱,要是不够就动员当地企业出钱,也有电视台自己出钱或者广告赞助的,不一而足。
与此相印证,有媒体就曾曝出一家电视台的著名综艺类节目“企业出钱、地方政府搭台”的运作内幕,称2006年9月走入某二线城市的这个节目,是该市花了税后700万元的费用才争取到的,而这700万元中有600万元分别来自6家当地企业。
“后节俭令”时代 音响灯光市场泡沫被挤掉
政府和国企的买单,支撑起了演出市场多年的异样繁荣。节俭令颁布三年以来,中国的演艺市场被倒逼着在“阵痛”中转型。演出市场两极分化严重。那些高度市场化的公司,因为从来不依靠政府行为,市场份额不降反升。当年那些靠政府买单和大型企业或团体包场,演出邀约多得接都接不过来的公司,开始在愁怎样维持演出量,怎样保证员工的工资。
而音响灯光行业过去一向依赖于演出市场,这几年也饱受演出市场衰落的冲击,如今正在慢慢挤掉泡沫。相信音响灯光产品今后将更注重品质和适用性,细分领域的产品也将更受到市场的追捧。
从长远来看,今后数年都将是演出行业和音响灯光行业的转型期和阵痛期,只有对形势做好充分的准备,才能打好这场“硬仗”。